机电专业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会合理选用机械工程材料;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能熟练查阅、运用有关资料,初步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能力;熟悉常用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机器的基本概念,掌握机器的组成;
2.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及应用;明确热处理的目的,了解热处理的方法及应用;
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应用;
4.掌握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常用机械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传动特点:了解轮系的分类与应用,会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5.掌握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轴系零件的结构、特点、常用材料和应用场合及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合理选择材料、确定零件热处理方法的能力;
2.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3.初步具有使用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基本能力;
5.培养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情感与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品德;
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5.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处的社会生存能力。
三、参考学时
120 学时。
四、课程学分
12 学分。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六、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1.力求通过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到学习《机械
基础》课程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只有真正确立“学以致用”的正确思想,才能学好
《机械基础》;
2.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实物、模型、挂图、录像、
多媒体课件等,形象客观的展现本课程的内容精华,并进行必要的
金工实习、实验、现场教学、参观、分组讨论,写出实习、见习或
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特点,灵活运用模型演示教学法、
参观和现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项目教学法、分
层次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
践,提高教学效果。
(二)评价方法
单纯的书面检测和考试已经不能适应《机械基础》课程的发展,
建议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机械基
础》课程的评价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注重知识应用和动手能
力的考核,注意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
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其
次应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
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三)教学条件
1.校内教学场地:建有多媒体教室,配备一定数量的常用测量工具、录像及多媒体课件等,设备利用率要高,购买或制作配套的教学模型,以加强直观性教学;
2.校外机械市场、企业环境的利用:可以结合教学进程,组织学生开展常用工程材料、标准机械零部件的市场销售情况调查,并通过参观企业环境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
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教学中还可结合专业背景,选择合适的课
题,制作综合实践任务书,要求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报告,强化综合
能力培养。
(四)教材编写方法建议
教材编写应以本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教材编写者需充分领会
和掌握本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要求,并整
体反映在教材之中:
1.坚持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反映时代特征
与专业特色,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
2.为方便组织教学,学生的阶段实习训练和综合实践内容可独
立编册;
3.关于内容的选择:应采用国家最新颁布的机械基础相关技术
标准,力求反映机械基础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恰当反映新知识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与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中的有关内容
相融合;
4.关于教材的呈现方式:科学教材的呈现方式应当突出中职学
生的特点,要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对中职学生具有
吸引力,需要从中职学生的角度、自主学习的角度和机械基础实际出发,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本课程应该建设由文字教材、CAI课件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为一体的立体教材,全套教材各司其职,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