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5年03月20日 11:53:06 访问量:29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专业代码: 790303

(二)入学要求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专门北方向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

1

临床护理方向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护理岗位

护士执业资格证初级

护理员资格证中级

养老护理员证初级

助产士”资格证初级

2

康复护理方向

临床医院功能科室、养老院等疗养机构、社区服务机构

护士执业资格证初级

康复治疗师初级

3

老年护理方向

养老院等疗养机构、社区服务机构

养老护理员证初级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产业文化素养,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培养规格

本专业在培养具备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保健、老年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着重培养与国际康复护理接轨的,能运用临床康复和临床护理技术实施功能促进的护理,使病人达到康复和重返社会的目的;能在各级医院、康复治疗中心等单位从事康复护理、

护理管理、社区康复护理及卫生保健、心理护理等工作的中级应用型康复护理人才。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劳动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针对职业岗位(群)共同具有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是不同专业技能必备的共同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强化课程思政。要强化任课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每门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与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1)公共基础课程

见附件1:公共基础课设置及要求

2)专业技能课程

1)《外科护理学》

学习和诊断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对于尚未生病和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护理的任务是促进其更加健康或保持健康;对尚未生病或尚未有健康问题,但处在危险因素中有可能出现健康问题的人,护理的任务是预防疾病发生。学生的任务就是要学会最基本的外科护理技术与应用。

2)《内科护理学》

针对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病人的护理,涵盖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介绍如何对病人进行评估,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会给病人带来哪些主要健康问题,如何根据病人健康问题的反应判断护理诊断,针对护理诊断如何制订和实施个性化护理,对实施的护理活动如何进行评价。

3)《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

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泌尿,神经,免疫与运动各个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知识和技术应用。

4)《护理学基础》

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掌握“三基”的基础上,能够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评判性思维并且科学地进行临床决策。

5)《老年护理基本技能》

针对部分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特殊需要而设计的一组具有相应理论依据与规范流程的基本护理技能。学生应能够熟悉老年人日常护理,特殊护理以及处理紧急情况的相关知识和基本原则,能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护理基本技术操作。

6)《社区护理》

介绍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理论及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使学生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服务对象提供社区护理服务的能力。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1周一般为24-28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28个学时计算。

其中认知性实习、专项实习、校内综合实训,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顶岗实习集中安排,时间为0.5学年。

1)文化基础课

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周数)

 

 

20

20

20

20

20

20

公共基础课程

1

语文

必修

8

160

4

4

 

 

 

 

1-2

 

2

数学

必修

4

80

2

2

 

 

 

 

 

1-2

3

英语

必修

4

80

2

2

 

 

 

 

 

1-2

4

计算机应用基础

必修

8

160

4

4

 

 

 

 

1

2

5

体育与健康

必修

10

200

2

2

2

2

2

 

 

1-5

6

思想政治

必修

2

40

 

 

 

2

 

 

 

4

7

化学

必修

2

40

2

 

 

 

 

 

 

1

8

物理

必修

2

40

 

2

 

 

 

 

 

2

9

历史

必修

2

40

 

 

2

 

 

 

 

3

10

艺术(美术书法)

限选

4

80

 

 

 

2

2

 

 

4-5

11

劳动技能

必修

5

100

 

 

 

 

 

 

 

1-5

小计

 

63

1176

18

18

6

6

4

 

 

 

2)专业课

课程分类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1

2

3

4

5

6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8周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外科护理学

必修

64

22

42

 

4

 

 

 

 

内科护理学

必修

160

60

100

2

2

2

2

2

 

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

必修

144

50

94

2

2

2

1

2

 

护理学基础

必修

144

50

94

2

2

2

1

2

 

老年护理基本技能

必修

112

38

74

 

 

4

1

2

 

社区护理

必修

64

22

42

 

 

2

1

1

 

小计

 

688

242

446

6

10

12

6

9

 

合计

3080

 

 

28

28

28

28

28

 

(八)实施保障

1)师资队伍

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跟岗训练、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岗位能力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具体实施需要建立一支由专业专任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1)整体师资配置

<1>有2-3名专业带头人,其中1人为来自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专家。

<2>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3>每门课程都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

2)专业带头人的要求

专业带头人要具有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教改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并能带领专业教师团队学习掌握先进职业教育理论与技术,开发构建“以岗位能力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开展行动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

<1>师德素质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纪守法,热爱职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有奉献精神。

<2>学历和职称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同时获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工种)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水平系统掌握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熟悉任教专业技能操作,对任教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技能体系有较强的把握能力;准确把握任教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主干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在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起到规划和把关作用。

<4>专业教学和教研教改水平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根据专业特点,釆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外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近2年主持校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1项以上,有教研教改成果,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2篇以上。

<5>业务指导能力对本专业教师专业水平提进行范和指导,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每学年为校内外专业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2次以上。

<6>到企业实践,挂职锻炼,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

3骨干教师的要求

<1>师德素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有奉献精神。

<2>学历和职称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同时获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工种)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3>积极参加专业技术、教学技能等方面培训。

<4>能组建和带领团队,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依据学习任务设计编制课业、学材。

<5>能根据教学要求,实施预备技师层次一体化课程教学,能较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6>到企业实践,挂职锻炼,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

4双师型教师的要求60%以上)

<1>具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经历

<2>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从事实践教学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

<3>到企业实践,挂职锻炼,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

5兼职教师的要求

<1>应具备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能够参与学校授课、讲座、实训指导、课外活动等教学活动。

<3>经过职业教育教学培训,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4>引入企业新技术到教学内容中,使学校教学更加适应企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6)教师培养保障

为了促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需要对所有专业教师进行系统、规范化的培养培训,完成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自我研修、参加校本培训、国内外培训、到企业实践等方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高学历层次、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的培训侧重于专业建设、课程设计与开发、团队组织与引导、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教研科研方法等内容。通过培训更好的掌握本专业前沿技术信息,主导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同时不断增强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及专业建设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骨干教师培训本着“立足课堂,聚焦实践”的宗旨,突出以参训教师为主体,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培养其教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计算机应用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目的,努力建设一支理念新、能力强、素质高的中职骨干教师队伍。培训结束后,学员应达到以下培训目标:把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方向,理解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能结合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掌握主要专业课程的课程建设思想和教学方法;掌握主要实训、操作项目的开发思路和操作要求,能承担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任务;了解老年服务与管理最新理论和学术动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开发技术。

“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重点包括技术技能实训、专业教学法应用与实践、课程开发技术与应用、信息技术应用等专项内容。

2)教学设施

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为专业建设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综合型实训学习环境,通过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室、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跟岗训练、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校内实训室是实训教学场所,是实训教学的基本保障,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教学平台,是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而提供的基本硬件,包括实训场所、实训现场环境、设备器材、实训教学指导人员、实训教学方案、实训指导文件等。所有实训都是在可控制的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过程。

实训室建设要求:实训环境仿真、实训过程真实、实训技术先进、实训项目具有典型性、实训内容更加综合、实训基地管理规范。

3)教学资源

1)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统编教材等高质量教材,或者选用有针对性的自编教材。

2)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

3)初步建立核心课程资源库,进而建立全课程资源库,并不断优化完善。

4)丰富图书馆专业工具书及专业藏书量,藏书量达到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需求。

4)教学方法

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打造优质课堂。

5)学习评价

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多元化,注意吸收行业企业参与。

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

2)评价方式多元化:校内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面试相结合;知识测试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等。

3)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4)课程总成绩为100分,总成绩60分为及格。

5)过程考核方式以平时表现为主,包括学习态度、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任务完成度等;期末考核方式以技能考核方式为主,可以是笔试、上机考试、实训操作等。

6)质量管理

明确教学管理和教学动作的具体要求,强化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辅导、阶段测查过程管理要求,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习惯。学期初检查授课教师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期中跟踪检查是否按照教学计划以及其教学方案实施,负责教学的主管领导每学期进班听课,组织听评课活动;每学期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结合系、教务科的教学评价反馈,定期开展教学诊改活动。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通过毕业考试、考核,取得本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

(十)附录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编辑:温娟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原平市英才职业高级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电话:0350-8277412

联系地址:原平市永康北路国税大厦北巷100米处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